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新闻详情

美育要在“美”中育

发表时间:2022-01-07 15:17

美育与德智体劳其他四育一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的一种渠道和途径,是学生成长发育的“钙”,少之不得。但美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需要审美主体能真正感受到美、体验到美,并在此过程中有审美愉悦感,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因此,美育要在“美”中育才行。

美育需要有美的事物、美的场地、美的境界才行。学生接触美的事物越多,感受越多,积累的经验越多,才能会领悟美,才能有助于培养他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才更容易看到美、欣赏美、感受美。否则,只局限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因此,对学生进行美育,学校和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经常走进大自然,走进人类社会,充分感受大自然原生态的美,感受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形态的美。只有这样才能丰富心灵,陶冶情感,培养美的素养和美的品质,成为一个“美”的人,做到思想美、心灵美、语言美。这就要求教师有“美育要在美中育”的意识并付诸行动。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审美中学会审美。审美需要具备一种感知能力、捕捉能力,达到怡情益智的作用。但,这种能力单靠教师在课堂上灌输知识不行,而是要在审中学会审,在感中学会感,在悟中学会悟,否则,在岸上是“学不会游泳”的。

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审美中学会表达美、创造美。通过一次次的审美实践,教师要结合具体场景,运用美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全身心体验,才能对“美”有更真切的体验和感受。既能体会美的内容,又能感知美的形式,同时学会如何表达美、创造美。由于这种美是真实的美、立体的美,有线条,有色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感知和把握,因此,学生学起来也更容易上手,能提高其兴趣和热情。

教师要学会在审美中融会贯通。审美实践的过程不仅是感知美、发现美的过程,而且是一种益智、健体、育德、促劳的过程,是一次综合性的实践活动。

当然,社会实践的审美过程,无论设计多么完美、过程多么充分,都只是育人过程中的一个分渠道,课堂教学才是审美的主战场,因此,教师要做好二者的有效对接,使课外审美实践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必要补充。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张学炬 孙仕营

编辑:冀春鑫


分享到:
我们拥有包括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留学教育、互联网教育、专家访谈及企业咨询服务等在内的综合性课程服务体系,欢迎联系咨询合作地址:广东省广州市XXX县XXX路XXX号      电话:020-000000      邮箱:xx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