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民爱物、学不可以已:传统文化与生态美育!发表时间:2022-04-01 15:07 仁民爱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民胞物与、博爱、性善、成人,这些关键词,表明了中国古代传统生态文化的公益性。爱、善和美(包括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是生态美育的出发点和旨归。 孔子讲“爱”,《论语》:“仁者爱人”。孟子曰: “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亚圣”孟子像 儒家的“爱”虽然有亲疏差等,但君子能以“亲亲”为原点,推己及人,广被万物,即由爱亲人进而仁爱百姓,进而爱惜万物。 仁民爱物,就是仁爱百姓,爱惜万物。它是孟子提出的一种思想,宋代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与此不无渊源。清代曾国藩《诫子书》: “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 这里的“物”泛指一切禽兽草木,而“爱”意思是取之有时、用之有节。孟子认为,人类对待自己亲人的态度是亲爱,对待百姓的态度是仁爱,对待动植物的态度是爱惜,这是自然形成的情感差异。它是一种源于家族本位而又超越家族本位,甚至超越人类本位、遍及万事万物的博大的爱,追求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完满的达成。这也是“成人”理想的达成。 现代教育越开放、个体越自由,从古代社会一路走来的民间慈善公益就越是需要发展。古代社会,教育的公益性主要靠宗教。中国古代,皇权不下县,县域中国是民间草根社会,儒教势力强大,以学塾为代表的慈善事务得到保障。 生态美育生态美育属于公益慈善,又属于教育教学改革。 现当代,公益和中国教育现代化都具有非理性和后发型的特点。 近代中国被西方列强打痛了,才走上了现代化道路。所以,非理性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被公益慈善事业所发扬,因为博爱是非理性的“另类”举动。现今,党委文明办、团委、民政部门、高校思政教研部门“四条线”同时推进,以志愿精神、慈善文化抵御“商品拜物教”,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第一要务是认识生态美育生态美育是指在生态文明战略转型的条件下,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教学活动,“智、仁、勇”是孔子所标举的“三达德”。生态美育是社会工作嵌入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美育教改、智育教学和公益慈善结合,完成美育和智育协同目标,并在此过程中,产生新型美学教育理论思潮和知识体系。 据《周礼·地官》记载,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已有“六艺”之教;其后,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到宋代程朱理学兴起,都是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育内容。这种智育总是和“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西方,17世纪以后,教育学的创始人、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传授百科全书式的科学知识的“泛智论”,主张把一切知识教授给一切人。 人才问题,是生态美育慈善事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教改慈善学可以在生态美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如今,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五育融合”的视角很重要。事实上,智育仍旧是当前基础教育工作最主要的任务。相应的,教育慈善学的主要建设任务,是智育慈善学理论和实务。如: 1.中小学校内语数外兴趣小组和英语角社团等; 2.各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公益性的学科竞赛; 3.社工机构开办的“四点半课堂”,帮助社区里的孩子们完成作业和义务补课,主要与语文、英语数学的学习有关; 4.课后服务工作,有一部分涉及语数外第二课堂教学。 学不可以已,教改人必须在实践中深化生态美育大儒荀子曰: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充电学习、参加继续教育,是作为公益行动者的生态美育社工必须做的事。 (作者:李勇) |